第(2/3)页 周文宾摸了摸下巴,迟疑道:“虽然你说你们暂时不会走,但我怎么觉得你们给我挖了个坑,把我丢进去就不管了……” 陈小生扇了两下扇子,一本正经地夸赞道:“我发现你有时候真的挺聪明的。” 开玩笑是开玩笑,苏雪云他们真的没有那么没良心,不会把周文宾丢下面对一个烂摊子的。他们在京中足足呆了十年,用十年的时间帮周文宾在天下人心中奠定了无法替代的地位,比他们原本计划要离开的时间长了几倍。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,他们又一心求稳,能在十年内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同一般了。 朝堂中的新人如今只知有周文宾,不知皇上是什么模样,而年老的那一批在十年间已经告老还乡,说周文宾是最有影响力的摄政王也不为过。不是没人怀疑过他居心不良,软禁皇帝,但事实上周文宾这十年来从没用权势为自己谋半分利,皇帝在宫中也是任由所有大臣求见,周文宾绝不阻拦。可皇帝痴迷于佛经奥义,根本不肯见这群凡夫俗子,偶然被求见的大臣撞见,还会大发脾气,怪周文宾没拦着那些不知所谓的人。 众臣见此自然无法再怀疑周文宾,纷纷感叹皇帝无能,再加上周文宾和陈小生配合,在朝堂中提出的改革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,慢慢的,便越来越吸引有志之士的追随敬佩。十年的时间,满朝文武无一不敬重周文宾,足有三分之二的大臣是从心底认同周文宾的。 皇帝这十年来也没闲着,沉迷一段时间的佛经,便自觉痊愈,旧态复燃。每次动了享乐的心思却又噩梦频发,他又急忙叫人讲经。如此反反复复,不知道折腾了有多少次,可他本性就爱玩乐,勉强平静都是在压抑自己的本性,自然怎么都觉得痛苦。反复十年之后,皇帝在一次偶然看到神似李凤姐的宫女时,彻底爆发,将那名宫女掼到地上差点掐死,要不是周文宾正好赶到,那名宫女就无辜枉死了。当时皇帝那疯癫的样子连贴身伺候他的宫人都害怕,据说好多人私下里都怀疑皇帝是脑子得了病,恐怕要疯了! 皇帝的事从来就没人替他隐瞒,众臣很快就听到了消息,朝堂再次风起云涌起来,只不过这次众臣是在猜测继任皇位的是哪一位皇家子孙,考虑要不要提前站队而已。苏雪云派暗卫盯紧了各方势力,将所有的消息都传给周文宾,这一次他们把握好了时机,在皇帝又一次闹起来,而想助自家孩子上位的皇室也闹起来时,他们强势压制了所有的乱象,由周文宾的心腹在朝中提出,请周文宾登基为皇,为天下百姓谋福祉! 此言一出,朝堂上俱是震惊不已,但想到这些年周文宾所做的事,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,换成朱家其他任意一位皇族,都不可能比周文宾做得更好了。如今的皇帝不管事还好说,以后换了新皇帝,周文宾明显就是功高盖主,若新皇帝想掌权,必定要除周文宾以稳固政权,他们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周文宾辛苦为民,却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的结局,恐怕比华太师还不如。 众臣各有心思,但最终,三分之二的人都支持周文宾,另外三分之一反对得也不是很厉害。而民间苏雪云也安排了人,在各地不着痕迹的引导舆论,让大家都想到周文宾为帝的好处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民心所向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! 苏雪云他们又用了半年的时间,终于改朝换代,将之前那位皇帝送去了皇陵与其叔叔作伴,他们两人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几乎不用想也知道,总之什么贪图享乐、不负责任的事是再也没机会了! 周文宾称帝,封祝小莲为后,并下旨此生不纳后宫,仅有祝小莲一人为妻。这是与之前的皇帝截然不同的风格,所幸祝小莲这十年生了三个儿子,身体也调养得极好,群臣才默默咽下了劝谏的话,不欲为此时同强势的新帝作对。 周文宾稳固政权做得很容易,这十年来他们已经做了很多,如今只是收尾罢了,真正做到在平稳中完成了改朝换代的过度,连文征明都没提出反对。周文宾将文征明调到京城,命其掌管大理寺,希望能够使天下更清明一些,不再有冤案。 周文宾本欲封赏陈小生和苏雪云,但他们二人早有去意,在周文宾坐稳江山之后便告辞离京。周文宾再三挽留,最后还是放他们离开了,不过他封了陈小生为贤王,是本朝第一位王爷,将来苏雪云和陈小生的儿子长大了就是小王爷,也算是周文宾给孩子将来的依靠。 第(2/3)页